20220615 湖南师范大学周海青教授学术报告

报告题目:多孔异质结催化剂的表界面工程

报告人:周海青教授   湖南师范大学

报告时间:2022年06月15日(周三)14:30

报告地点:理六栋302         

邀请人:何琴玉

报告内容:

  氢能源被视为21世纪非常有发展潜力的二次清洁能源。水资源地球储量丰富,通过水分解制取的氢燃料总能量相当于地球化石燃料热量的9000倍。因此,利用水分解制氢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种制氢方式,有望将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或我国多余的弃水、弃电、弃风资源转化为可储存、运输的氢燃料,以解决当前全球能源与环境危机。然而,受限于制备成本和经济效益,工业上只有不到5%的氢气由此而来,例如酸性条件下常采用稀有、昂贵的贵金属铂或铱作为催化材料,不利于规模化应用;碱性条件下使用的廉价镍基材料催化活性低,电能损耗严重,无法高效地进行产氢(1.8伏只传递200 mA/cm2)。基于此,本报告将介绍如何从材料的表界面结构调控和催化剂材料间的协同效应等重要因素出发,设计、制备出高性能的层状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过渡金属磷化物析氢催化剂。同时,着重讲述近期在高活性且高电流密度持久稳定的电解水析氧催化剂或者既析氢又析氧的双功能电解水催化剂制备和催化机理原位解析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如何实现全分解水反应在高电流密度下的持久耐用性问题。

专家简介:

  周海青,国家四青人才,中科院一区期刊Materials Today Physics副主编,湖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湖南省百人计划专家,湖湘高层次人才,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博导。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博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美国休斯敦大学博士后和莱斯大学访问学者。2018年底正式加入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聚焦物理学与材料、能源、化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科学问题,长期从事氢能量子催化(光电制氢、电解水制氢、燃料电池、等离子体协同催化)研究,至今在国际知名SCI期刊上共发表论文90篇,第一或通讯作者38篇,包括Nat. Commun.(2篇)、PNAS、JACS、Nano Lett.、Energy Environ. Sci.(3篇)等国际知名刊物,其中有22篇论文引用超过100次,14篇论文先后入选ESI高被引、2篇入选ESI热点论文。论文总引用超过7100次,单篇论文最高引用755次,H指数为40,研究成果被Science Daily、Green Car Congress、Phys. Org等国际媒体、网站累计报道超过220 次。申请美国或中国专利10项,授权3项。此外,担任中科院一区期刊《Nano Research》青年编委以及中国化学快报《Chinese Chemical Letters》的客座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