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共青团 2022-07-15 21:36:31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 点击: 收藏本文
深深书信意,拳拳爱国心
华师物电四进永和服务队开展课程《锦鲤传书》
2022年7月14日14时40分,华师物电四进永和服务队在广州市黄埔区永和街社工服务站开展名为《锦鲤传书》的国学课堂,旨在增强社区青少年对我国书信的了解,传承书信这种能够进行文化交流、传达思想情怀、寄寓美好寓意和寄托精神力量的沟通方式,弘扬我国源远流长、意蕴深远的书信文化,于社区青少年心中厚植文化自信力与爱国主义精神。
课程开始前,主讲人刘淇媛首先将亲笔书写的书信交至助教老师手中,由助教老师在课程后半程分发给小朋友们。主讲人表示,为小朋友们写信,并把信件亲自交到他们手中,有利于让小朋友们切身感受收到信件的喜悦之情,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小朋友们关于书信情感内涵的共鸣,从而使小朋友们对书信文化和书信的意义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本次课程,主讲人主要通过讲解“书信的历史发展进程”、“书信的用途”、“书信体写作的基本格式”、“书信被替代的作用”和“书信的情感和文化意义”五个部分加深小朋友们对书信的了解。本次课程时长为40分钟,小朋友们全程对主讲人讲解的内容持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表达欲使主讲人和助教老师倍感欣喜。其中,在“书信的情感和文化意义”环节,主讲人向小朋友们提出问题:“当今时代电子产品方便快捷,书信还有没有存在的意义?”小朋友们一致认为书信的存在十分必要。白家铭小朋友认为,书信具备电子产品不具备的功能,能弥补电子产品依赖电源和相关技术的缺陷。刘雅晴小朋友则表示,书信文化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我国每一位公民的历史责任。
小朋友们的回答既涉及现实难题,又触及爱国精神内核。从他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每一位小朋友都对主讲人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刻思索。小朋友们的积极思考加上主讲人的有效引导,使小朋友们逐渐厘清本节课的主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亟待传承与弘扬,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定文化自信继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包括青少年在内每一位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历史责任。
接近课程尾声,主讲人和助教老师将提前备好的信纸和信封分发给小朋友们,鼓励小朋友们尝试亲笔书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拿到信纸后,小朋友们纷纷埋下头去,动起笔来。一时之间,教室里悄然无声,与提问环节的活跃氛围形成鲜明对比。每一位小朋友都郑重对待课堂上的写信机会,给四进永和服务队的队员们写下真挚的感谢与祝福。课桌上的一纸一笔,架起华师学子和永和社区青少年之间联系的桥梁。小朋友们书写的一撇一捺,都是对服务队队员们最好的肯定和鼓励。课程最后,小朋友们将写好的信件投至主讲人手中的蓝色信箱中,满含真挚话语的信件落入信箱,信件很轻,真心很“沉”。小朋友们将自己想说的话“寄”出,“寄”出了他们对服务队队员美好的祝愿,也“寄”出了他们与服务队队员之间真挚的情意。
书信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锦鲤传书》课程的开展,使永和社区青少年意识到书信不可被磨灭的情感意义,了解我国书信文化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明白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时代新潮的冲击下依然不可摒弃。帮助社区青少年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精神,正是四进永和服务队开展课程《锦鲤传书》的意义所在。
同时,四进永和服务队的队员们以书信为桥梁,在信中向社区青少年传递正向的鼓舞力量,以期为祖国“花骨朵”的成长灌注“营养肥料”。深深书信意,绵绵互动情;薄薄青年力,拳拳爱国心。陇头音信上,服务队队员们点亮沟通和指引的明灯;寄雁传书间,服务队队员们倍感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华师物电四进永和服务队本着赤子之心,发挥师范院校专业特色,严谨治学,为人师表,聚“星星之火”为“燎原之力”,助力祖国儿童和青少年茁壮成长。
撰稿人:刘淇媛
初审人:陈庭杰
复审人:郭绮琪
终审人:唐小煜
来稿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物电四进永和服务队
来稿时间:2022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