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学术报告 2025-11-03 14:37:00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 点击: 收藏本文
物理学院学术报告(第60期)
报告题目:镍氧化物高温超导理论和非常规超导转变温度的可能上限
报告专家:杨义峰 教授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报告时间:2025年11月07日(周五)15: 00
报告地点:理6栋302 邀请人:周涛
报告内容:
无限层和多层镍氧化物是近几年新发现的一个重要高温超导家族。这个报告将简要介绍我们在镍氧化物超导方面的理论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实现更高温超导的可能性。(1)针对无限层体系,我们指出其母体为自掺杂Mott绝缘体,并构建了基本的Mott-Kondo模型,预言了可不同于铜氧化物的超导配对对称性,提出了电荷序的可能成因;(2)针对多层体系,我们发现Hund耦合有助于增强轨道选择重正化效应,提出了超导配对的两分量理论,预言了和实验一致的最大超导转变温度Tc及正常态非费米液体行为,解释了三层体系中由阻挫超导导致的反常Tc抑制,并提出可通过施加单轴压力进一步提高Tc;(3)发展了超导的静态辅助场数值模拟方法,系统比较研究了一系列t-J类低能有效模型,整理分析了铜基、铁基、镍基、重费米子等现有主要非常规超导家族的实验数据,发现最大Tc均不超过0.04-0.07J的范围(其中J为配对相互作用),为探索更高温甚至室温超导提供了一个潜在的限制条件。
专家简介: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1997年入学北京大学物理系,2007年博士毕业于德国马普固态研究所,2010年加入物理所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强关联和超导理论,主要学术成果有:提出了非常规超导转变温度的可能上限,发展了重费米子理论,构建了无限层和多层镍氧化物超导理论,发现了热霍尔效应和铜氧化物电热输运中的普适标度律,提出了处理多杂质近藤问题的辅助库数值重正化群方法等;所讲授国科大《热学》公共课入选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